當前位置:首頁>>正文

澳門為中醫藥出海提供便利“通行證”

2022年09月14日 18:32:34 來源: 南方日報
分享到:

  膠囊、顆粒、蜜丸……與橫琴一水之隔的澳門跨境工業區內,廣藥集團澳門生産基地剛剛拿下澳門特區政府頒發的中藥製造準照。這也意味着,“澳門製造”的中藥有望從這裏走向世界。

  推動中醫藥出海,澳門是關鍵一環。這裏輻射3億多人口葡語系國家,“澳門製造”的標籤,也為中醫藥産品走向海外提供了便利的“通行證”。粵澳在中醫藥領域合作多年打下的基礎,正為中醫藥出海探尋出一條新路徑,也吸引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投身中醫藥事業,助推中醫藥走向國際。

  産業落地▶▷內地藥企試水“澳門製造”

  白天在澳門上班,晚上通過跨境工業區通關回到珠海居住,廣州人黃穎逐漸適應了“跨城”生活。

  2021年12月17日,廣藥集團的澳門生産基地——青洲制藥廠正式竣工投産,第一期工程面積超2000平方米,設有中藥顆粒劑等六大劑型生産線,這也是澳門最大且首個按照現代GMP標準設計建造的中藥制藥廠。伴隨青洲制藥廠落地的,還有黃穎等一批中藥研發生産的技術骨幹。

  作為廣藥集團(澳門)國際發展産業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黃穎對推動中醫藥出海有着自己的理解:“跟日韓的漢方藥相比,在新技術應用、市場創新方面,我們還有很大空間。落地澳門的這家GMP制藥廠,希望可以突破傳統技術的束縛,研發創新産品,推動中醫藥更好地走向國際化。”

  “對於國際貿易來説,‘澳門製造’提供的原産地證明非常重要。”黃穎補充説道,在澳門,中藥組方藥用物質基礎變化不大,劑型改變對藥物的吸收利用影響較小,或研究證明改變未降低藥物安全性及療效,視為“同名同方藥”,註冊時間可以大大縮短,為企業節省了時間和成本。

  便利來自於澳門特區政府對中藥産業的重視和規範管理的推進。2022年1月1日,澳門《中藥藥事活動及中成藥註冊法》正式生效,填補了澳門中藥註冊管理的空白。澳門中醫藥學會會長石崇榮指出,隨着上述法規的出台,未來“澳門製造”的中藥産品將有條件進入大灣區市場甚至葡語系國家和地區,對促進澳門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一個減糖版的10g復方板藍根顆粒,作為‘澳門製造’第一個創新型同名同方藥品,有望在10月獲批上市,未來還會有更多産品落地澳門。”提到青洲制藥廠的未來,黃穎信心滿滿。

  除了在澳門建生産基地,位於橫琴的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産業園也備受青睞。澳門中藥工業基礎相對薄弱,中醫藥企業發展也受到土地等配套資源緊張的制約,但一水之隔的橫琴,不僅補上這一短板,更為中醫藥産業發展聚集人才和資源,打造出集群效應。

  2021年9月出台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要發展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作為澳門發展中醫藥産業的重要載體和平台,位於橫琴的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産業園落成至今,註冊企業已達228家,涉及中醫藥、保健品、生物醫藥等多個領域,已逐漸形成一定的産業集聚態勢。目前,産業園已完成包括澳門企業在內的多家企業共9款産品在莫桑比克註冊成功,部分産品已實現出口銷售,同時,7款産品在巴西獲得中成藥註冊備案上市許可,即將進入當地市場銷售。

  “在合作區生産的中醫藥等産品經澳門審批和註冊後,允許使用‘澳門監造’‘澳門監製’或‘澳門設計’標誌,我們也準備在橫琴建設現代化無人工廠。”黃穎介紹,廣藥集團已在橫琴設立了包含醫藥研發、供應鏈等在內的多個項目,逐漸打通除種植之外的全産業鏈布局。

  中藥出海▶▷貿易通過澳門達成“雙循環”

  粵港澳大灣區三地優勢互補,正在成為中醫藥發展熱土,吸引澳門青年投身中醫藥出海事業。

  在橫琴的澳門青年創業谷內,綠樹蔥蘢,“90後”澳門青年黃茵的公司就設在這裏。2019年,黃茵在橫琴創辦了灣谷科技研究(珠海)有限公司,成為廣藥集團在澳門的獨家代理,推動中醫藥從澳門走向葡語系國家。

  “澳門有自己的區位優勢。對外而言,它本身就已經和葡語系國家、地區之間搭建貿易關係;對內而言,澳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員,無論是內地産品到澳門,還是澳門産品進入內地,都有一定優勢。”黃茵認為,中醫藥貿易通過澳門,可以達到很好的“雙循環”效果。

  中醫藥出海並非易事。由於中藥的成分、用藥方式等十分複雜特殊,中藥質量的標準化難度不小。加之每個國家的藥品註冊標準不一,成本極高,中藥一直難以以藥品的“身份”出海。黃茵將目光投向中藥衍生品市場。“比如雲南白藥牙膏或者靈芝孢子油,這些衍生品不需要被定義為藥品,而是有中醫藥概念的用品、食品,受眾面會更廣,也更容易被人接受,從而吸引人們慢慢去了解背後的中醫藥文化。”

  在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畢業後,澳門青年蔡通回澳門開設了一家中醫診所。她選擇通過中藥衍生品——手工皂、泡足錠等方式,為不同人群提供中醫藥服務。“手工皂在歐美等地已比較流行。不少外國游客會購買我們做的中藥手工皂帶回本國,這也是從另一個維度推廣中醫藥文化。”蔡通説。

  文化先行▶▷打造世界級中醫藥認證中心

  行走在澳門街頭,中藥房、中醫館遍佈大街小巷。澳門的中藥房多達上百間,游客到澳門也會購買相關衍生産品作為手信,這為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跌打油、骨痛貼、潤喉片……在位於澳門看台街的康健藥房內,琳瑯滿目的中藥類産品堆滿了貨架。“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大眾對於提高免疫力越來越關心,帶動相關的中藥類産品熱銷。”藥房創始人陳錦達告訴記者。

  澳門發展中醫藥活力初現,越來越多的澳門年輕人選擇從事中醫藥行業。

  “我們學會有近400多名本地註冊會員,超過70%都是‘90後’,其中有近20%具有研究生或以上學歷。年輕人的加入,也為澳門中醫藥發展帶來新的景象。”石崇榮介紹,目前澳門有200多家中醫診所,算上附設有中醫科的西醫診所在內,則多達三四百家。近10年間,年輕人看中醫的人數不斷上升,“一方面,因為年輕中醫的加入,溝通更加方便;另一方面,大眾對於中醫藥的認知有所提高,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後,民眾對中醫藥的認可程度不斷提高。”

  此外,中藥劑型的不斷提升與改良,如濃縮顆粒沖劑、丸劑、片劑等劑型,也為普及中醫藥的服藥模式提供了便利。

  “中醫藥要走出去,文化、科普先行是一條有效的路徑。”石崇榮認為,推廣中醫藥文化,要有針對性,以本土化、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中醫藥故事,讓更多國家、更多人真正認識中醫、了解中醫藥、認同中醫藥療效。

  在澳門基金會支持下,澳門中醫藥學會大力推動中醫藥學術及中醫藥科普文化的發展,每年定期出版兩期中醫藥雜誌共3000本,免費派發給業界及民眾,讓社區能夠普及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同時,學會也在通過線上方式推廣中醫抗疫理念。

  在産業方面,石崇榮指出,要讓澳門中醫藥走向國際,關鍵是建立獲國際認可的質量認證標準,將澳門打造成世界級中醫藥認證標準中心,這是“澳門製造”中藥産品進入葡語系國家和地區的關鍵之一。(來源:南方日報)

  ▼面孔

  “90後”澳門青年黃茵:做好中醫藥的“擺渡人”

  從小看到父輩在中藥生産領域深耕,大學主修心理學專業的“90後”澳門青年黃茵,在畢業後則“跨行”走上了中藥貿易的道路。

  “好酒也怕巷子深”,黃茵説,再好的東西,不推廣,就沒有人知道。她不僅把中國的中藥保健品賣到海外,未來還計劃打造屬於自己的中藥衍生品品牌,借助粵港澳大灣區,推動中醫藥出海,做好“擺渡人”。

  南方日報:身為澳門人,大學又學的是心理學,為何選擇中藥貿易作為創業方向?

  黃茵:2016年大學畢業時,我就希望跳出澳門,到不同的地方學習更多經驗,最後找到自己的方向。我爸爸一直從事中藥生産工作,這讓我對中藥領域有天然的親近。大學畢業後,我到廣藥集團旗下的進出口公司實習過一段時間,後來又有機會到上海參加了“澳門青年人才上海學習實踐計劃”,這些經歷都影響着我的選擇。2018年我回到澳門,先是開發了一個線上預約看病系統,吸引澳門四分之一的診所跟我們合作。有了平台後,我開始尋找産品,剛好廣藥集團也希望在澳門尋找合作夥伴將産品推向海外,2019年,我在橫琴成立了分公司,成為廣藥集團在澳門的獨家代理。

  南方日報:你認為澳門在推動中藥出海這件事上,有什麼優勢?

  黃茵:澳門只有不到70萬人,市場容量很小,但目前中醫藥産業被列為澳門四大重點産業之一,內地也有不少藥企在澳門落子,這主要是考慮到澳門與葡語系國家的聯繫。在橫琴成立公司後,我曾到巴西和葡萄牙考察,發現這些國家對中醫並不陌生,巴西人會到中醫診所做針灸推拿,葡萄牙是歐洲第一個正式完成“傳統中醫藥”立法的國家。當地對中醫藥的認可,加上與澳門之前搭建的貿易關係,我相信通過澳門這個出口,中藥的出口相對來説會順暢一些。

  南方日報:目前你的中藥出海之路走得順暢嗎?

  黃茵:我們已經將廣藥集團的幾款中藥保健品成功引入澳門,也跟葡萄牙的相關管理部門進行了商談,希望能得到當地的准入註冊,他們也給我們提供了相關的方案。此外,我們還計劃推動更多的品種一起出海,減少單個品種海外註冊的成本壓力。

  現在都在講“雙循環”,我們也不例外,除了將國內的中藥品種推廣至海外,2021年我們還在澳門收購了一家藥廠,擁有4個經典名方的生産許可,未來打算將這些中藥推向內地市場。近期一些美國、日本的藥企也來找我們,希望通過澳門走入粵港澳大灣區。

  南方日報:從你這幾年的從業經驗來看,中藥要走向海外,需要哪些努力?

  黃茵:其實不少內地的藥企來向我諮詢這一問題,我給他們的建議都是,無論是澳門市場還是海外市場,第一步不一定是做藥品的貿易。藥品註冊是非常複雜的事情,每個國家的標準都不一樣,成本巨大。但我們換一個角度思考,中醫藥是一種關於健康的文化,中藥衍生品是更加巨大的市場,無論是保健品、食品還是日用品,加入中藥養生的理念後,都會帶來健康生活的概念。未來我也希望能做自己的中藥衍生品品牌,將中醫藥養生作為生活方式向海外推廣。等到這種文化深入人心後,中藥的出口會容易得多。

  南方日報:在澳門橫琴兩地創業這些年,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黃茵:2019年我來到橫琴時,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産業園已經建起來了,這一年也是澳門回歸20周年,兩地政府出台了相當多的優惠政策。那一年我陸陸續續推動不下10個澳門好友來到橫琴創業。實際上,居住在澳門、工作創業在橫琴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也有越來越多的澳門人願意來到橫琴尋找機會。現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也發布一周年了,我相信兩地的融合會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01009003002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684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