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正文

重大項目“滿弓”推進!大灣區這5年“拔節”生長

發布時間: 2024-04-18 來源: 南方網

  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五年增長了3.2萬億元,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9的經濟總量。作為世界上最年輕的灣區,這片5.6萬平方公里的熱土日新月異,一個個大項目拔地而起,在科技創新載體、互聯互通基礎設施、戰略性新興産業、優質生活圈等多個領域,彰顯蓬勃發展態勢。

  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5周年。一組高清大圖,帶你飛“5”大灣區,看大灣區五年發展成果——

  中國散裂中子源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坐落在東莞松山湖科學城,是全國唯一、全球第四台脈衝式散裂中子源,被稱為深度探索微觀世界的“超級顯微鏡”。近期,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啟動建設,其關鍵加速器核心設備都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整體國産化率已接近100%,為大灣區建設原始創新策源地再添新“引擎”。圖為坐落在東莞市的中國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

  江門中微子實驗室是中國科學院和廣東省共同建設的國家大科學裝置,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國際科研合作平台之一,建在江門地下700米處,以測量中微子質量順序為首要科學目標。實驗在建的探測器是世界上能量精度最高、規模最大的液體閃爍體探測器,目前安裝已完成70%,正同步進行液閃混制與純化設備、反符合探測器等安裝、調試,預計2025年建成並運行取數,將接力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室,測量中微子質量順序,探索宇宙起源奧秘。圖為江門中微子實驗室探測器。

  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産業園坐落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和促進粵澳中醫藥産業發展的重要項目。産業園落成至今,已逐步構建覆蓋中醫藥、化粧品、保健品、醫療器械、生物醫藥、醫療服務等多領域的産業體系,産業集聚效應初具規模,為澳門“1+4”適度多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圖為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産業園。

  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全自動化碼頭是全球首個江海鐵多式聯運全自動化碼頭,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新建造的自動化碼頭,項目位於聯結珠江水系內河網絡與深水海港的廣州港南沙港區。該項目擁有5G技術應用、先進的數據中心、自動化裝卸設備、無人駕駛智能導引車等世界領先的智慧港口功能,設計年通過能力490萬標箱,可實現24小時不停歇自動化作業,進一步提升大灣區國際航運物流樞紐承載力。圖為南沙港區四期全自動化碼頭。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項目是中國民航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改擴建工程項目,對提升廣州機場國際樞紐競爭力、擴大粵港澳大灣區航空網絡有着重要意義。該工程計劃於2025年建成。屆時,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能力將達到1.2億人次、貨郵吞吐能力達到380萬噸,終端旅客吞吐能力達到1.4億人次、貨郵吞吐能力達到600萬噸,客貨吞吐規模將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圖為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東四指廊建設現場。

  港珠澳大橋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串聯起香港、澳門、珠海三地。自2023年1月1日“澳車北上”和2023年7月1日“港車北上”政策落地實施以來,港珠澳大橋通車量屢創新高。截至3月24日,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港澳單牌車已突破200萬輛次,帶動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往來、人員交流日益緊密。圖為港珠澳大橋。

  深中通道是粵港澳大灣區在建核心交通樞紐工程,東起深圳,西至中山,全長24公里,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的跨海集群工程。2023年11月28日上午,深中通道主線全線貫通,項目目前進入橋梁荷載試驗階段,全力推進機電、路面等工程,預計今年6月具備通車條件。通車後深圳到中山只需30分鐘即可直達,深、中兩地將進入“半小時交通圈”。圖為建設中的深中通道。

  黃茅海跨海通道是港珠澳大橋的西向延伸項目,連接江門和珠海兩個城市,與港珠澳大橋、新台高速和西部沿海高速相連,對實現大灣區經濟發展向粵西和沿海地區輻射具有重要意義。3月20日,黃茅海跨海通道關鍵控制性工程高欄港大橋順利合龍,項目全面進入橋面施工,計劃在今年年底建成通車,屆時,香港到江門的車程僅需1小時,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的輻射範圍將進一步擴大。圖為建設中的黃茅海跨海通道。

  廣深港高速鐵路是粵港澳大灣區四通八達交通網絡的重要部分,全長142公里,其中,內地段為116公里,香港段為26公里。目前,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已連接深圳、廣州、肇慶、佛山、東莞、惠州及江門7座大灣區內地城市,隨着廣深港高鐵新設備迭代升級、新票制産品的啟用,大灣區跨境雙城生活更加便利。圖為廣深港高鐵香港西九龍站。

  青茂口岸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構築大灣區快速交通網絡的重點推進項目和粵澳合作重點項目,位於珠海市香洲區,於2021年9月開通啟用,是人員步行自助通行口岸,實行“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模式。青茂口岸還是國內電子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口岸,出入境各設置了50條自助通道、實施24小時通關,可應對每天高達20萬人次的高客流量,粵澳旅客的通關時間縮短至20秒左右。圖為青茂口岸。

  橫琴口岸是“一國兩制”下橫琴與澳門之間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標誌性設施,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內唯一的粵澳兩地出入境通道。2020年8月,橫琴口岸新旅檢區域正式啟用,粵澳通關從“兩地兩檢”變成“一地兩檢”。隨着橫琴口岸客貨車聯合一站式車道開通運行,該口岸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實現旅客、車輛均使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查驗系統的新型口岸。圖為橫琴口岸。

  琶洲港澳客運口岸是粵港澳大灣區水上跨境新通道,於2023年5月正式啟用,是廣州首座集跨境、城際、海島功能於一體的水上交通口岸綜合體,毗鄰廣交會展館,是廣州中心城區連接香港的唯一客運碼頭。目前該口岸開通了往返香港中港城和香港機場海天碼頭兩條航線,並提供“海天聯運”服務,旅客可在口岸出發大廳“一站式”完成預辦值機和行李托運手續,通過海關、邊檢後即可乘船直達香港國際機場,極大便利到廣州參加展會的境外客商。圖為琶洲港澳客運口岸。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是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水利基礎設施。該工程於今年1月全線通水,實現了從西江幹流佛山順德鯉魚洲取水,向珠江三角洲東部的廣州市南沙區、東莞市和深圳市供水,並為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及廣東番禺、順德等地區提供應急備用供水條件,對構建大灣區多城市雙水源保障格局,確保供水安全、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圖為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輸水終點站深圳公明水庫。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是國家重大外資項目之一,由國際石化巨頭埃克森美孚攜世界一流技術在粵港澳大灣區布局建設,總投資約100億美元,分兩期建設,選址惠州大亞灣石化區,將建成目前世界單體産能最大的低密度聚乙烯裝置。一期項目於2021年11月開啟全面建設,目前正進行裝置調試、試運行,計劃今年年底開車投産。埃克森美孚還在惠州大亞灣投資建設一座綜合性研發中心,將推動大灣區“産學研用”發展,促進國際技術的交流與合作。圖為埃克森美孚所在的惠州大亞灣石化園區。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及《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頒佈實施以來成立的首傢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內地與香港合作辦學機構。歷經3年建設,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於2022年9月1日在南沙正式開學,攜手香港校園,培養尖端科技創新人才,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的新興産業培育、産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圖為香港科技大學(廣州)。

  橫琴“澳門新街坊”是粵澳兩地攜手合作的首個綜合民生項目,於2023年11月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順利落成並開售。項目背靠小橫琴山,面向天沐河,緊鄰通關口岸,集居住、教育、醫療、社區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為澳門居民提供優質生活空間,進一步促進琴澳深度融合發展。圖為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

01009003002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5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