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人大表決通過涉港國安立法決定。繼在港中資和港資企業先後發聲支持後,滙豐、怡和、太古及渣打等著名外資企業,也紛紛表態支持有關立法決定。6月5日,有香港政經界人士接受中新社記者訪問時表示,涉港國安立法為外資盈利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他們無理由反對。
老牌英資公司怡和集團日前在香港《大公報》、《文匯報》刊登全版廣告,表明支持涉港國安立法,這則全版廣告中説:「相信訂立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框架十分重要,能確保香港繼續吸納投資,提升就業機會及保障民生」;太古和渣打的發言人隨後亦發文表示支持有關立法決定;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總商會主席、滙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亦到「撐國安立法」街站簽名聲援。
港媒評論認為,這些外資企業在香港歷史悠久,香港是他們最重要的經營基地、最重要的盈利來源地,他們都希望繼續在香港、粵港澳大灣區甚至整個中國內地獲得長足發展。而他們就涉港國安立法的發聲,體現他們都認同只有堵塞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漏洞,保障社會法治穩定,才能營造優良的營商環境,保障自己的利益。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對中新社記者表示,外資在港唯一的目的就是賺錢,而賺錢最需要的則是社會穩定。「涉港國安立法決定有助社會穩定,我想他們沒有理由反對。」
莊太量相信,一旦立法,香港經濟只有持續反彈一條路,不存在受打擊下行的情況。「香港屬外向型經濟,很大程度依賴游客等外來人口,現時游客數量接近零,一切都會恢復。」他留意到,自上月底全國人大通過涉港國安立法決定後,股票市場有一些波動,但近期各項經濟數據已恢復,股票和樓價均較穩定,他相信,即便未來不穩定還可能維持一段時間,但長遠來看,經濟一定會逐漸反彈。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民建聯副主席陳勇認為,外資企業先後發聲撐涉港國安立法,説明維護國家安全是世界共同的標準,每個國家都需要保護自己的人民生命財産安全、保證良好的營商環境及正常經濟活動得以展開。
他提到,過去一年的社會動蕩,令商業機構面臨虧損,「在這一點上,不論是外資還是中資,或者其他資産,都看得到沒有安定的環境,所有的繁榮都將歸零,沒有法治和安定,香港將會變成一個很難做生意的地方。」
陳勇相信,外資支持涉港國安立法,也反映他們對於未來香港營商環境仍抱有信心,「如果不是,他們應該撤資,而不是表態支持。」近期平穩的股市和樓市均反映,涉港國安立法符合絕大多數人的利益,也符合在港外資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