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族復興盡責 為人類進步擔當——新中國成立75周年外交成就綜述

來源: 新華社          發布時間: 2024-09-29

  新中國成立75年來,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我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國,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不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新時代新征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外交取得新的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顯著提升。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為解答時代之問、世界之問貢獻中國方案

  2024年6月28日,北京人民大會堂,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周年紀念大會隆重舉行。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70年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正式發表,成為國際關係史上的偉大創舉。

  歷史的接力一棒接着一棒向前奔跑,人類進步事業在對時代之問的回答中一程接着一程向前邁進。進入新時代,面對「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的重大課題,中國又給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時代答案。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從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外交在國際風雲激蕩中成長奮進。現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經從中國倡議擴大為國際共識,從美好願景轉化為豐富實踐,有力推動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榮、進步的光明前景。

  載入中國共産黨章程和國家憲法,多次寫入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機制重要文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標,得到國際社會日益廣泛的認同與支持。

  這是2024年8月29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附近拍攝的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標識。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中非關係整體定位提升至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持續推進,中阿、中拉、中國-太平洋島國等命運共同體建設蹄疾步穩……如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共同行動,中國倡議在世界範圍內的實踐偉力日益彰顯。

  從倡導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到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從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到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一個個中國倡議、中國方案,在變亂交織的世界有力指引人類社會前進方向。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世界和人類作出的貢獻,不僅在於創造了多少物質,還在於提出了什麼理念。」談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中國倡議,希臘前總統帕夫洛普洛斯由衷讚嘆。

  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 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夥伴關係網絡

  1949年10月,在人民共和國誕生的喜悅中,新中國第一批外交使者騎着自行車,穿過北京街頭興奮的人群,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送到各國舊駐華機構代表手中。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國際社會廣交朋友。進入新時代,中國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持續建設覆蓋全球的夥伴關係網絡,「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越走越堅實。

  2024年1月24日,北京釣魚台國賓館12號樓內溫暖如春。中國、瑙魯兩國政府代表在這裏簽署中瑙關於恢復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中國建交國總數達到183個。

  促進大國協調和良性互動,推動構建和平共處、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係格局;堅持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秉持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新時代中國不斷完善總體外交布局,朋友圈越來越大。

  這是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召開時的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第2758號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權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決議通過那一刻,聯合國大會廳頃刻沸騰,掌聲、歌聲、歡呼聲交匯在一起,經久不息……

  75年間,從被西方世界拒之門外,到加入幾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間國際組織和600多項國際公約;從在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投票權份額升至第三位,到推動成立新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中國的國際話語權全面提升。

  75年間,從日內瓦會議、萬隆會議登上國際舞台,到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從推動成立上海合作組織這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地區性合作組織,到舉辦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重大主場外交,中國外交不斷書寫新的時代華章。

  提出和踐行系列全球性倡議 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貢獻中國力量

  這是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令人難忘的一幕:2024年9月4日上午,習近平主席同坦桑尼亞總統哈桑、贊比亞總統希奇萊馬,共同見證簽署《坦讚鐵路激活項目諒解備忘錄》。

  坦讚鐵路,書寫了可歌可泣的特殊情誼,也承載着實現現代化的共同夢想。半個多世紀前,5萬多名中國工程技術人員遠赴非洲,用汗水、鮮血乃至生命築成了坦讚鐵路。今天,中國同坦桑尼亞、贊比亞簽署激活這一鐵路的文件,既是告慰先人,更是激勵後人,讓這條友誼之路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

  從「坦讚鐵路」到「一帶一路」,中國人民始終致力於推動共同發展,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共贏新機遇。

  2021年12月3日,中老鐵路正式開通運營。這是「瀾滄號」動車組通過中老友誼隧道內的兩國邊界(2021年10月15日攝)。 新華社發(曹安寧 攝)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以互聯互通為主線,同各國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為全球發展開闢新空間,為國際經濟合作打造新平台。

  如今,中國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23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階段差異,共建「一帶一路」匯集着人類共同發展的最大公約數。

  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無減,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發展是人類社會的永恒主題。從瀕臨被「開除球籍」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驚天動地的發展奇蹟。2021年,當全球發展事業遭遇逆風,中國提出全球發展倡議,秉持發展優先、以人民為中心等理念,推動加快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致力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

  三年來,全球發展倡議得到100多個國家及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多個國際組織支持和參與,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的國家超過80個。中方成立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已經支持了150多個項目,全球發展促進中心網絡建設全面鋪開。

  安全是發展的基礎和前提。70多年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堅定維護者。2022年,面對層出不窮的國際安全挑戰,中國提出全球安全倡議。斡旋沙特與伊朗「握手言和」,促成巴勒斯坦內部各派別實現歷史性和解,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深化反恐、信息安全、生物安全、人工智能治理、公共衞生、打擊跨國犯罪等領域國際合作,中國彰顯負責任大國擔當。

  化解人類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需要依靠物質的手段攻堅克難,也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誠意正心。

  2023年,為促進文明交流互鑒、豐富世界文明百花園,中國提出全球文明倡議。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中國共産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中國-中亞峰會……新時代中國為不同文明和諧共處、美美與共搭建更多新平台。

  為民族復興盡責,為人類進步擔當。在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進入了一個可以更有作為的新階段。新征程上,中國同世界相互交融、相互成就,必將為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40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