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首 頁
機構概況
重要新聞
兩地交流
經貿往來
粵港合作
涉台事務
青年學生之友
認識祖國
法律法規
服務指南
歷史資料
首頁 >> 認識祖國 >> ”十二五”規劃


第七篇 創新驅動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


  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科技、教育、人才規劃綱要,大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發展,發揮人才資源優勢,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

  第二十七章 增強科技創新能力

  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着力提高企業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推動經濟發展更多依靠科技創新驅動。

  第一節 推進重大科學技術突破

  把握科技發展趨勢,超前部署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推動重大科學發現和新學科産生,在物質科學、生命科學、空間科學、地球科學、納米科技等領域搶佔未來科技競爭制高點。促進科技進步與産業升級、民生改善緊密結合,面向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在現代農業、裝備製造、生態環保、能源資源、信息網絡、新型材料、公共安全和健康等領域取得新突破。加快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增強共性、核心技術突破能力。

  第二節 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全社會科技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重點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加大政府科技資源對企業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使企業真正成為研究開發投入、技術創新活動、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增強科研院所和高校創新動力,鼓勵大型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活力,推動建立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參與的創新戰略聯盟,發揮企業家和科技領軍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強軍民科技資源集成融合,鼓勵發展科技中介服務,提高服務企業能力。發揮國家創新型城市、自主創新示範區、高新區的集聚輻射帶動作用,加快形成若干區域創新中心,把北京中關村逐步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第三節 加強科技基礎設施建設

  圍繞增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強化基礎性、前沿性技術和共性技術研究平台建設,建設和完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加強相互配套、開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在重點學科和戰略高技術領域新建若干國家科學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構建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在關鍵産業技術領域建設一批國家工程實驗室,優化國家工程中心建設布局。加強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支持面向企業的技術開發平台和技術創新服務平台建設。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加強科普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面向公眾的科學普及。

  第四節 強化科技創新支持政策

  強化支持企業創新和科研成果産業化的財稅金融政策。保持財政科技經費投入穩定增長,加大政府對基礎研究投入,深化科研經費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促進技術進步的稅收激勵政策。實施知識産權質押等鼓勵創新的金融政策。建立健全技術産權交易市場。實施知識産權戰略,完善知識産權法律制度,加強知識産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加大知識産權執法力度。鼓勵採用和推廣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技術標準。完善科技成果評價獎勵制度,加強科研誠信建設。


圖表:專欄14 科技創新能力建設重點 新華社發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發展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權利,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按照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要求,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

  第一節 統籌發展各級各類教育

  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學前一年毛入園率提高到85%。鞏固九年義務教育普及成果,全面提高質量和水平。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學、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擴大應用型、複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模。重視和支持民族教育發展,推進「雙語教學」。關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加快發展繼續教育,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

  第二節 大力促進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加快縮小教育差距。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統籌規劃學校布局,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實行縣(市)域內城鄉中小學教師編制和工資待遇同一標準,以及教師和校長交流制度。取消義務教育階段重點校和重點班。新增高校招生計劃向中西部傾斜,擴大東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區招生規模,創新東西部高校校際合作機制。改善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條件,逐步實行殘疾學生高中階段免費教育。健全國家資助制度,扶助經濟困難家庭學生完成學業。

  第三節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改革教學內容、方法和評價制度,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建立國家義務教育質量基本標準和監測制度,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全面實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克服應試教育傾向。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職業教育培養模式,提高學生就業的技能和本領。全面實施高校本科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健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完善研究生培養機制。嚴格教師資質,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校長和教師專業化水平,鼓勵優秀人才終身從教。

  第四節 深化教育體制改革

  改進考試招生辦法,逐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制度。加快建設現代學校制度,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進一步明確中央和地方責任,加強省級政府教育統籌。鼓勵引導社會力量興辦教育,落實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平等的法律地位,規範辦學秩序。擴大教育開放,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和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健全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集教育經費的體制,2012年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比例達到4%。


圖表:專欄15 教育發展重點工程 新華社發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大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堅持服務發展、人才優先、以用為本、創新機制、高端引領、整體開發的指導方針,加強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提供人才保證。

  第一節 突出培養造就創新型科技人才

  圍繞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以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為重點,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工程師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創新教育方式,突出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加強實踐培養,依託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和重大工程、重點學科和重點科研基地、國際學術交流合作項目,建設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培養基地。注重培養一線創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積極引進和用好海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第二節 促進各類人才隊伍協調發展

  大力開發裝備製造、生物技術、新材料、航空航天、國際商務、能源資源、農業科技等經濟領域和教育、文化、政法、醫藥衞生等社會領域急需緊缺專門人才,統籌推進黨政、企業經營管理、專業技術、高技能、農村實用、社會工作等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實現人才數量充足、結構合理、整體素質和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

  第三節 營造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

  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建立健全政府宏觀管理、市場有效配置、單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擇業的體制機制。建立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推動人才管理部門職能轉變,規範行政行為,擴大和落實單位用人自主權。深化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創新人才管理體制和人才培養開發、評價發現、選拔任用、流動配置和激勵保障機制,營造尊重人才、有利於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和充分發揮作用的社會環境。改進人才服務和管理方式,落實國家重大人才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推動人才事業全面發展。


圖表:專欄16 重大人才工程 新華社發

圖片新聞
   
香港各界歡慶回歸祖國16周...   「家是香港•伴你起航...   「高校科學營2013」香港區...
   
新來港定居基層學生升讀本...   張曉明出席包陪慶英文版新...   張曉明出席「2013美麗廣西...
        more...
 
國家領導人論香港
習近平會見梁振英2013-03-18
李克強會見梁振英2013-03-18
張德江會見香港經濟民生聯盟訪京團2013-04-27
more...
 
中聯辦負責人講話
張曉明主任《在<包玉剛 我的爸爸>英文版發布儀式上的即席講話》2013-06-27
張曉明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香港代表團討論時的發言2013-03-08
黃蘭發出席香港中國金融協會會員周年大會2012-09-17
more...
 
 
視頻信息
   
 
     
   
 
     
 
專題專欄
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 >>
香港各界援助蘆山地震災區 >>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5周年 >>
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 >>
香港各界援助汶川、玉樹地震災區 >>
走進奧運 >>
關注十七大 >>
慶祝香港回歸10周年 >>
more...
版權所有: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 | 地址:香港干諾道西160號 | ICP備案號:京ICP備130239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