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首 頁
機構概況
重要新聞
兩地交流
經貿往來
粵港合作
涉台事務
青年學生之友
認識祖國
法律法規
服務指南
歷史資料
首頁 >> 歷史資料 >> 高祀仁

——高祀仁在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香港代表團討論時的發言
日期:2006-03-05

  我完全贊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以下簡稱《綱要》)。《綱要》充分體現了中共中央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建議》精神,通篇貫穿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站在時代和歷史的高度,從戰略全局出發,提出了新世紀第二個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指導方針和重大部署,體現了宏觀性、戰略性、前瞻性和強烈的時代感。這是一個求真務實、開拓進取、振奮人心的綱要,是一個順應時代要求、反映國家意志、體現人民意願的綱要,是指導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行動綱領。

  《綱要》實事求是地總結了「十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過去五年,國家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有效抑制了經濟運行中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成功戰勝了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災害的挑戰,從容應對加入世貿組織後的新變化,經濟社會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提前實現「十五」計劃確定的主要發展目標。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9.5%,財政收入增長1.36倍,進出口總額增長近2倍,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要進展,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體制改革有了重大突破,城鄉居民生活進一步改善,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繼續加強。五年來,我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回首「十五」,我們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展望「十一五」,我們對實現《綱要》提出的各項目標充滿信心。

  《綱要》重申要繼續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特別是對支持香港保持三個中心的地位和加大兩地合作的力度做了比以往更充分的闡述,體現了中央對香港的高度重視,以及香港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綱要》在堅持「一國兩制」方針的同時,充分考慮了香港因素。作為一個指導今後5年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綱領和宏偉藍圖,給香港也帶來了許多有益的啟示。

  啟示之一: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理念

  《綱要》提出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充分體現了更加注重發展質量、更加注重社會公平、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的理念,全面系統地展示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執政思路和治國方略,是對今後五年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全面部署。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綱要》強調轉變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增長模式,摒棄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經濟增長的做法;強調區域經濟協調互動、優勢互補,實現各地區共同發展;強調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拓展經濟發展空間等。經過這幾年的實踐,科學發展觀已經日益深入人心,相關配套政策和制度建設已經陸續展開,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良好社會氛圍正在形成。這將是「十一五」期間內地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和制度框架的最大變化。

  在「發展是硬道理」已經成為共識之後,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答了為什麼發展和怎樣發展的問題。對香港而言,正確把握科學發展的理念,不僅對香港更好地參與國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香港謀劃自身發展也具有指導作用。一方面,在「一國兩制」條件下,全面、充分地認識國家的發展理念、發展現狀和發展前景,對香港背靠祖國謀求更大發展至關重要。香港企業今後在內地開展各項活動,都應積極適應國家發展模式的變化,在領域選擇、技術確定、運作方式上做出主動調整。另一方面,用科學發展理念作指導,兼顧當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經濟與社會、人類與自然,系統、深入地思考香港的戰略定位、未來走向,明確長遠及階段性目標,這對於開拓思路、形成合力,順利實現經濟轉型,謀求更好發展並最大程度地提升大眾福祉具有現實意義。

  啟示之二:堅持把構建和諧社會作為發展的重要目標

  《綱要》把加強和諧社會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第一次在五年規劃中把「社會建設」單獨成篇,提出了許多具體指標,體現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的要求。構建和諧社會,是適應我國體制轉軌、社會轉型這一特殊歷史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提出的又一重大戰略思想和重要任務。《綱要》提出「十一五」期間要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切身利益問題入手,健全公共服務,促進社會公平,積極發展教育、衞生等社會事業,不斷增加居民收入,擴大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綱要》強調「十一五」期間和諧社會建設要取得新進步,充分表明了全體人民共建和諧社會的信心和決心。

  香港是多元社會,又處在經濟轉型和政制發展的過程中,構建和諧社會的任務也相當繁重。求穩定、求和諧、求發展是香港社會的主流共識,各階層、各界別、各政治團體都應以香港的整體利益為重,減少爭拗,凝聚共識,共同為構建一個繁榮香港、和諧香港獻計出力。一是要抓住有利時機,進一步發展經濟,努力把「蛋糕」做大,通過經濟發展不斷增強社會和諧的物質基礎,並在保持高效率的基礎上,使經濟發展成果盡快惠及普羅大眾。二是要切實維護好香港賴以生存的營商環境和法制精神,維護公平競爭和良好的社會秩序,為促進社會和諧提供堅強的制度保障。三是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團結友愛、互相幫助、誠實守信的傳統美德,提倡求同存異、包容共濟,為促進社會和諧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撐,共同把香港建設成一個安居樂業、文明和諧的美好家園。

  啟示之三:抓住「十一五」建設提供的機遇和空間實現互利雙贏

  《綱要》為未來五年國家發展勾畫了宏偉藍圖。在增長速度上,提出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7.5%;在産業發展上,把發展現代農業、先進製造業、服務業和循環經濟放在重要位置;在區域發展上,提出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在有條件的地區形成若干新城市群;在改革開放上,提出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有企業改革,積極有效利用外資。這些都是今後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重點指標,孕育着無限商機,為各種投資創造了更多機遇,開闢了更廣闊的空間。

  香港與內地的發展緊密相連。「十一五」時期,隨着上述部署的實施,中央政府將會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這些領域的建設。香港可以充分發揮國際網絡發達、管理手段先進、專業人才匯聚等優勢,積極參與到這些領域的建設之中,在國家「十一五」整體發展布局中尋找新的定位,實現新的互動,開拓新的市場,更好地服務於迅速崛起的內地經濟。同時借內地産業提升等契機,開拓高增值的新興産業,促進經濟結構轉型,提高國際競爭力,加快自身發展。

  啟示之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環節

  《綱要》提出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要在信息産業、高技術産業、生物産業等領域努力掌握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實現重點突破。這是中央在全面審視當今世界發展大勢,總結改革開放以來實踐經濟的基礎上作出的戰略決策。自主創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的關鍵,也是調整産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主要依靠勞動力、資源和環境的低價格,發展低端産品的增長模式,已經不能支撐我國未來的發展,經濟增長必須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從更深層次意義上理解,自主創新不僅包括技術創新、産品創新、管理創新乃至制度創新,而且還蘊含着關係發展成敗、民族興衰的創新精神。

  香港同胞富有自主創新的傳統,這是香港創造世界經濟奇蹟,在短短二、三十年時間裏一躍成為璀璨的東方明珠的一個重要因素。解決目前香港經濟中的種種問題,還有賴於香港同胞繼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千方百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特區政府在幾年前已明確提出發展創意經濟、提供高增值服務的目標,並做了許多努力。今後香港社會應更加注重創新機制的完善,更加關注創造型專才的培養和引進,使香港真正成為一個「創新之都」。應繼續擴大兩地在科技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包括鼓勵在港科學家、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和企業參與國家科技計劃,建立多種形式的科研和産業化基地,通過在科技領域的優勢互補,促進兩地共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應依靠科技與創新提升金融、物流、旅遊、工商支持服務等支柱産業素質,培育高科技、高增值産業,提高經濟總量中「知識經濟」的含量,使自主創新成為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啟示之五:鞏固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等中心的地位是香港與內地的共同任務

  《綱要》提出要加強和推動內地同香港在經貿、科教、文化、衞生、體育等領域的交流和合作,繼續實施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的經貿關係安排,加強內地與香港在基礎設施建設、産業發展、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合作,支持香港發展金融、航運、旅遊、信息等服務業,保持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等中心的地位。《綱要》對支持香港保持三個中心的地位和加大兩地合作力度的闡述與以往相比更充分、更全面、更具導向性。這充分表明香港在國家發展戰略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鞏固香港三個中心的地位,不僅關係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對國家的整體發展也至關重要,是兩地共同的任務。

  作為內地最重要的對外窗口和橋梁,香港在長期對內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同時,發展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隨着內地的全面開放尤其是沿海城市的快速發展,香港面對着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香港社會對未來三個中心地位的擔憂也明顯增加。這種擔憂有一定道理,但並不全面,忽略了一些積極因素。一是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經濟發展的態度非常堅決,「十一五」規劃綱要再次證明了這一點;二是香港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內地任何一個城市都不可能完全取代;三是「一國兩制」給香港帶來的政策優勢日益顯現出來,CEPA實施、允許香港銀行開辦人民幣業務、開放內地居民赴港自由行等一系列支持香港經濟發展的重大舉措,已經並將繼續産生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因此,我們對保持香港三個中心的地位要有堅定的信心,配合國家發展大局找準定位,加強兩地合作,真正將中央政府的支持和有關政策優勢轉化為香港經濟發展的動力,使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更加穩固,保持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

   以上五點啟示是我對《綱要》的粗淺解讀,以及聯繫香港實際的初步思考,供大家參考。在此,也希望各位代表充分認識《綱要》對國家和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為加強兩地合作、充分用好「十一五」提供的新機遇建言獻策。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將繼續按照中央的授權,切實履行職責,更好地承擔起溝通聯絡的責任,大力促進內地與香港的經濟交流與合作,為實現兩地經濟的共同繁榮做出應有的貢獻。



 
國家領導人論香港
習近平會見梁振英2013-03-18
李克強會見梁振英2013-03-18
張德江會見香港經濟民生聯盟訪京團2013-04-27
more...
 
中聯辦負責人講話
張曉明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香港代表團討論時的發言2013-03-08
張曉明主任在中聯辦2013年新春酒會上的致辭2013-02-21
黃蘭發出席香港中國金融協會會員周年大會2012-09-17
more...
 
 
視頻信息
   
 
     
   
 
     
 
專題專欄
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 >>
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 >>
抗震救災 >>
走進奧運 >>
關注十七大 >>
慶祝香港回歸10周年 >>
more...
版權所有: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 | 地址:香港干諾道西160號 | ICP備案號:京ICP備130239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