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首 頁
機構概況
重要新聞
兩地交流
經貿往來
粵港合作
涉台事務
青年學生之友
認識祖國
法律法規
服務指南
歷史資料
首頁 >> 歷史資料 >> 高祀仁

——高祀仁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上香港代表團討論時的發言
日期:2009-03-05

  我完全贊同溫家寶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全面回顧了過去一年的主要工作,展示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成就,總結了中央政府積極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挑戰的成功做法,對今年可能面臨的各種困難和挑戰作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上,對各個領域的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報告》目標明確,思路清晰,措施具體,操作性強,通篇貫穿着一種昂揚向上的基調,給人以強烈的信心和力量。可以説,這是一個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深入推進改革開放的《報告》,是一個正視困難、迎接挑戰的報告,是一個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報告》,充分體現了中央政府高屋建瓴的寬廣視野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對我們克服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順利完成今年各項任務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今年的「兩會」是在全球金融危機蔓延、經濟形勢急劇動蕩、世界各國都受到嚴重衝擊的背景下召開的。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也給我國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報告》對此作了深入分析,同時對我國今年如何克服全球經濟增長減速和國內經濟周期性調整的不利影響、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做出了周密部署。可以相信,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只要我們緊緊抓住本世紀頭20年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不放,保持住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基本面,實現今年經濟增長「保八」的目標是完全可能的。

  《報告》明確提出,中央將「全力支持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繁榮穩定」,再次體現了中央對港澳的高度關注和堅定支持。這次金融危機發生後,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總理、習近平副主席等中央領導同志多次強調,中央將採取有力措施,支持香港、澳門抵禦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發展。去年底以來,中央政府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配合香港應對金融危機、維護經濟金融穩定的措施。與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相比,這一次中央支持香港的舉措更多、力度更大,充分體現了偉大祖國永遠是香港發展的堅強後盾。

  今年《報告》關於港澳部分的闡述與過去相比,有兩個顯著特點。一個是更加具體、更有針對性。比如《報告》緊密結合香港當前面臨的實際困難和緊迫需要,把前一段時間中央宣布的「挺港」政策措施以政府工作報告的形式確定下來,有利於香港同胞堅定信心、積極應對危機。第二個特點是,這次的《報告》更加注重謀劃和推動香港的長遠發展。《報告》中確定的各項「挺港」舉措,都是既有利於應對當前挑戰、又有利於香港長遠發展,充分兼顧了近期和中長期兩方面的因素,體現了標本兼治、長短結合的戰略思維。整體來看,《報告》關於香港發展的核心思想就是希望香港既要立足當前,化解危機,更要着眼長遠,把應對危機作為謀劃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契機,努力謀求實現更高層次、更高水平和更加長遠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中央的這一思路,抓住了香港未來發展的要害,體現了對主次矛盾辯證關係的科學把握,符合科學發展的要求,對促進香港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指導意義。

  事實上,一直以來、尤其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如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保持香港經濟的競爭力,始終是香港特區政府和各界人士共同關心並努力尋求解決的課題。抓住這次應對危機的契機,認真審視和謀劃香港的長遠發展,符合廣大香港同胞的共同願望,符合香港社會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

  危機當前,我們的首要任務肯定是全力以赴抵禦危機、渡過難關。特區政府提出「穩金融、撐企業、保就業」的應對思路,無疑是正確的。但危機畢竟是短期的,而且在危機背後孕育着新的發展機遇、發展模式和發展空間。危機總會過去,我們要善於捕捉危機背後的契機,一面立足當前抗危機,一面着眼長遠謀發展,這樣才能化危為機,在危機過後迎來新的發展。比如,這場危機暴露了現行國際金融體系存在嚴重失衡,香港可以及早研究國際金融體系調整和金融格局變化的趨勢,進一步完善金融體系,壯大本地金融機構實力,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又比如,這場危機導致外部需求減少,客觀上形成了一種倒逼機制,為香港加快引進和吸納高科技、高增值的項目充實産業基礎、實現經濟結構升級提供了新的機遇。再比如,這場危機凸顯了兩地合作的重要性,對於促進香港與內地經濟的進一步合作,特別是與珠三角地區的優勢互補、資源整合,實現兩地共同發展,是一個有力的推動。總之,我們要有戰略眼光和全局意識,把握好當前與長遠的關係,把應對危機與長遠發展統籌謀劃、通盤考慮,既要充分用好中央支持香港抵禦金融危機的各項政策措施,又要配合好中央支持香港未來發展的戰略考慮,主動適應世界經濟格局調整和內地經濟轉型升級的趨勢,積極向外拓展,加快向內融合,不斷提升香港的整體競爭力,為香港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拓展更廣闊的空間。

  關於配合好中央支持香港未來發展的戰略考慮,謀劃香港長遠發展,我有幾點思考,提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

  一是要堅持全面發展,向外提升和向內融合兩者並舉。一方面,要主動適應世界經濟格局加快調整的趨勢,保持香港的國際化特色,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不斷充實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的內涵,努力提升香港在全球經濟中的影響和作用,繼續發揮好香港作為內地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和聯繫內地市場與國際市場的橋梁作用。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深化兩地合作,在更高層次、更大範圍參與內地發展,促進經濟融合。這是香港發展動力的重要來源,是保持香港繁榮穩定的重要條件。要抓住國家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重大契機,充分利用這次《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的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積極主動地推進香港與內地特別是珠三角地區更緊密的合作,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産業發展等方面,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在促進兩地間技術、人才和資金等要素的流動方面,拓寬渠道、積極推進,尤其要注意發揮香港的金融優勢,在服務內地發展中謀求香港自身更大的發展。

  二是要堅持長短結合,既要着力解決當前的突出問題,也要致力於長遠的戰略謀劃。按照《報告》的要求,把解決當前問題與謀求長遠發展結合起來,明確這個思路非常重要。前一段時間,特區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全力應對危機,取得了積極成效,市民信心有所恢復。目前,繼續完善應對措施,着力解決失業等影響民生及社會穩定的重大問題,努力緩和內外部因素對經濟增長的不利影響,仍然是當務之急。與此同時,也要把應對危機的舉措放到發展的全局中來考量,科學規劃香港未來發展。尤其是要針對珠三角地區合作發展的大趨勢,加緊研究粵港、深港合作的新思路、新舉措,力爭在共同發展高科技産業、不斷推動大珠三角地區的産業升級、通過産業的合理分工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等方面有所突破,為香港經濟長遠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不久前曾蔭權行政長官提出粵港共同打造「綠色大珠三角地區優質生活圈」的構想,就很有戰略性,應當具體展開、抓緊實施。我注意到前些天特區政府提出的《2009——2010年度財政預算案》,也體現了短期與中長期兼顧的智慧,既有應對金融海嘯衝擊的短期措施,又有促進中長期發展的理念及政策措施,具有務實性和前瞻性。我認為,特區政府的這一思路是正確的。

  三是要堅持以提高國際競爭力為核心,不斷增強香港的綜合實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競爭力是一個國家或地區保持持續穩定發展的核心因素。多年來,香港憑藉完備的法律體系、高效的城市管理、良好的基礎設施,以及資金、技術、人才、資訊等方面的優勢,保持了較高的城市競爭力。當前,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世界經濟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下,不斷增強香港的國際競爭力尤為必要,尤為緊迫。這次金融危機,對香港經濟金融體系帶來了新的挑戰,需要加緊完善。香港要想實現未來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就必須主動適應世界經濟格局的深刻調整,增創金融、貿易、航運及服務業新優勢,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推動高科技、高增值産業建設,以不斷優化發展環境、提高人口素質、壯大人才隊伍、充實産業基礎、增強發展後勁,提升香港的綜合實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和動力。

  面對這次危機的衝擊,我相信,有中央政府和內地省市的大力支持,有特區政府和香港各界的共同努力,憑藉以往應對危機的經驗,憑藉逆境自強的香港精神,香港不僅能夠戰勝當前危機、渡過難關,而且會為未來的長遠發展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國家領導人論香港
習近平會見梁振英2013-03-18
李克強會見梁振英2013-03-18
張德江會見香港經濟民生聯盟訪京團2013-04-27
more...
 
中聯辦負責人講話
張曉明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香港代表團討論時的發言2013-03-08
張曉明主任在中聯辦2013年新春酒會上的致辭2013-02-21
黃蘭發出席香港中國金融協會會員周年大會2012-09-17
more...
 
 
視頻信息
   
 
     
   
 
     
 
專題專欄
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 >>
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 >>
抗震救災 >>
走進奧運 >>
關注十七大 >>
慶祝香港回歸10周年 >>
more...
版權所有: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 | 地址:香港干諾道西160號 | ICP備案號:京ICP備130239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