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首 頁
機構概況
重要新聞
兩地交流
經貿往來
粵港合作
涉台事務
青年學生之友
認識祖國
法律法規
服務指南
歷史資料
首頁 >> 歷史資料 >> 彭清華

——在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香港代表團討論時的發言
日期:2010-03-06

  我完全贊同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準確把握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發展變化和我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全面回顧過去一年的主要工作,深入總結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成功經驗,客觀分析當前形勢,明確提出了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對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做了全面部署。《報告》突出體現了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積極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戰略思想,突出體現了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這一重點任務,突出體現了中國共産黨執政為民的理念。這是一個充滿科學發展精神的報告,一個反映民意、提振信心、凝聚共識的報告,對我們着眼當前、謀劃長遠,奪取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全面勝利,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今年的全國“兩會”,是在我國率先實現經濟總體回升向好,世界經濟開始緩慢復蘇並進入後金融危機時期的大背景下召開的。歷史經驗證明,每一次經濟危機都會帶來國際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和産業結構的重大調整,從而推動人類文明進程。此次金融危機給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帶來巨大衝擊,也帶來難得機遇。誰抓住了機遇,誰就能搶佔先機,從而在世界經濟新一輪重組和增長中立於不敗之地。早在去年初,中央就明確提出,要把應對當前危機與謀劃長遠發展結合起來,善於化危為機。一年來,中央這一決策部署取得了明顯成效。從這個意義上説,今年的“兩會”也是一次把握後金融危機時期機遇,推動我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部署大會、動員大會。
 
  就香港而言,也面臨着如何抓住後金融危機時期機遇,加快發展的問題。去年以來,香港抗擊金融危機成效不凡,整體經濟開始走向復蘇。無論是與九八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的情況縱向比,還是與紐約、倫敦等其他國際金融中心橫向比,香港在這次金融危機中的表現都要“硬朗”得多。但是也要看到,香港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面對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以及周邊地區的快速發展,香港經濟的傳統優勢在減弱。海峽兩岸直接三通後,香港的中介作用也受到削弱。香港經濟內部還存在一些深層次問題和矛盾。這些都可能影響香港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解決這些事關香港未來發展的問題,需要我們有宏觀思路和長遠眼光。要把握好世界、中國和香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充分利用後金融危機時期的機遇,積極主動適應世界經濟格局的調整和內地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回顧歷史,香港從轉口貿易起步,到加工製造業內遷,再到現代服務業發展和國際金融中心形成,每一次都是不失時機地把握了重大機遇的結果。這是香港成功故事的一條重要秘訣。我認為,當前香港至少有三大機遇。
 
  機遇之一:從國際經濟層面看,世界經濟重心加速由西向東轉移,新興經濟體崛起,為香港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新興市場國家2009年經濟快速復蘇,發展勢頭強勁,成為拉動世界經濟走出低谷的主要引擎。從主導全球經濟發展的G7讓位於G20等國際機構的結構變化可以看出,新興市場已逐漸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心。作為主要新興市場國家的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金磚四國”,人口占世界總數的42%,GDP佔世界總量的14.5%,貿易額佔全球貿易總額的12.9%,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3%。據國際權威機構預測,今年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將達2%左右,新興市場國家將達6%,而亞洲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增長可能超過8%。新興市場國家和亞洲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快速發展,對金融服務的要求會不斷延伸升級。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貿易合作不斷深化,對貿易及航運等相關服務的需求將日趨增加。香港作為亞洲的重要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有相關行業優勢、地緣優勢及廣泛的商業聯繫,香港經濟順應新興市場崛起的需要,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機遇之二:從國家經濟層面看,內地産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將為香港提供源源不斷的增長動力。比如,國家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為香港發揮服務業優勢提供了新機遇。按照溫總理《報告》提出的要求,國家將繼續推進重點産業調整振興,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積極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加快發展服務業,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香港服務業處在産業鏈高端,在若干領域獨具優勢,完全可以成為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中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着,從而為香港經濟發展拓展新的增長空間。又比如,人民幣區域化、國際化的進程會為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提供新機遇。目前,香港銀行可以開辦個人人民幣業務,人民幣債券的發行規模和發行主體逐步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試點工作順利展開。溫總理在《報告》中提出,要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逐步發展境外人民幣金融業務。在人民幣區域化、國際化進程中,香港金融體系可以大有作為。人民幣業務必將成為香港金融業新的增長點。再比如,國家加大實施“走出去”戰略,也將為香港提供新機遇。香港與世界各地有着廣泛的商業聯繫,是內地企業了解世界、熟悉國際慣例、尋找合作夥伴的合適平台。香港工商界和專業界不僅在國家實施“走出去”戰略中可扮演積極的中介角色,提供各種支援服務,也可成為內地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重要合作夥伴。 

  機遇之三:從區域經濟合作層面看,珠三角地區經濟融合蘊含着巨大的發展潛力。珠三角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區域。隨着珠三角區域合作加強,不僅為香港經濟的發展帶來更廣闊的腹地,在更大範圍內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而且以城市群為主體參與全球競爭,可以在國際舞台上奪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已為國際上如紐約、倫敦、東京等城市經濟圈形成和發展的成功經驗所證明。《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頒佈後,粵港兩地經貿合作不斷深化。去年“兩會”時,曾蔭權行政長官和黃華華省長商定兩地簽署粵港合作框架協議,現已完成起草。隨着《規劃綱要》和《框架協議》的頒佈實施和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大型跨境基礎設施的建設,必將推動整個大珠三角地區形成經濟合作的新格局。

  機遇只是一種發展的可能。要把可能變成現實,需要積極主動地把握機遇、用好機遇。 

  首先,要有明確的經濟發展戰略。關於香港的發展戰略,各種研究和探討很多,有一點是有共識的,那就是要從國家的需要和香港的可能中尋找結合點。香港特區政府希望,中央在制定“十二五”規劃時,進一步明確香港在國家全局中的定位和作用,香港社會對此也多有期盼。這次溫總理的《報告》,再次強調支持香港鞏固並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發展優勢産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這為香港經濟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認真領會溫總理的這段論述,我認為,香港要明確經濟發展戰略,就要着眼全局,充分利用好“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主動適應世界經濟格局的大調整,積極配合國家經濟轉型升級,堅持把應對當前危機與謀劃長遠發展有機結合,提出有前瞻性、指導性的發展目標,引導經濟發展的方向,把握重點。在這方面特區政府已經做了許多工作,包括提出既要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也要鞏固作為國家金融中心的地位;提出鞏固四大支柱産業,同時重點發展六大優勢産業,等等。香港應在兩岸四地資源有效整合、中西方文化交流等方面拓展新領域,進一步改善經濟結構,提高城市功能,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其次,要有持續的競爭力。長期以來,香港的經濟活力和城市競爭力在國際上一直名列前茅,港人引為驕傲。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必須居安思危,未雨綢繆。要在參與國家對外開放的進程中增強競爭力。發揮好香港作為內地與世界聯繫的“門戶”作用,在密切與發達經濟體聯繫的同時,全方位拓展與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往來,在更大範圍內促進資源要素的區域流動和合理配置,拓展香港對新興經濟體的經濟輻射力。要在參與內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增強競爭力。充分發揮香港高端服務業發達的優勢,積極配合內地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幫助內地提升服務業水平。發展先進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産業,深化與內地在新産品開發、核心技術研發等方面的合作,進一步提升香港與內地産業在全球産業價值鏈中的地位。要在深化粵港澳合作的進程中增強競爭力。充分把握珠三角區域一體化和同城化發展帶來的機遇,通過擴大合作規模,創新合作方式,提升合作層次,整合區域資源,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 

  再次,要有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報告》指出,偉大祖國永遠是香港、澳門的堅強後盾。只要特別行政區政府與各界人士同心協力,包容共濟,共同維護繁榮穩定發展的大局,香港、澳門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這段話含義深刻,很有針對性。古人講,“利莫大於治,害莫大於亂。”和諧穩定是社會發展的基石。香港是多元社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和價值觀、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們,共同生活在一起,每個人都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訴求,發揮自己的創造力。這是香港充滿活力的一個重要源泉。香港市民十分珍惜自己的民主和自由權利,主張理性平和的表達方式,厭倦無休無止的政治爭拗。最近,圍繞香港政制發展問題,有政團組織發起所謂“五區公投運動”,甚至提出“全民起義”、“解放香港”之類聳人聽聞的極端口號,公然挑戰基本法,完全違背了求穩定、求和諧、求發展的主流民意,廣大香港市民是不會認同的。胡錦濤主席曾殷殷寄語香港要“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切實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漸進推進民主,包容共濟促進和諧”。我認為,在多元化的香港社會,只要按照胡主席四句話的總要求去做,就能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求同存異,凝聚共識,以理性和建設性的態度,解決香港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 

  可以堅信,有偉大祖國做堅強後盾,有中央的大力支持,有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香港一定能抓住後金融危機時期的機遇,加快發展,再創輝煌。



 
國家領導人論香港
習近平會見梁振英2013-03-18
李克強會見梁振英2013-03-18
張德江會見香港經濟民生聯盟訪京團2013-04-27
more...
 
中聯辦負責人講話
張曉明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香港代表團討論時的發言2013-03-08
張曉明主任在中聯辦2013年新春酒會上的致辭2013-02-21
黃蘭發出席香港中國金融協會會員周年大會2012-09-17
more...
 
 
視頻信息
   
 
     
   
 
     
 
專題專欄
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 >>
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 >>
抗震救災 >>
走進奧運 >>
關注十七大 >>
慶祝香港回歸10周年 >>
more...
版權所有: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 | 地址:香港干諾道西160號 | ICP備案號:京ICP備130239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