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頗族姑娘服飾以銀泡作裝飾
景頗族由唐代「尋傳」部落的一部分發展而來。近代文獻多稱為「山頭」、又分別稱為「大山」、「小山」、「茶山」、「浪速」,自稱「景頗」、「載瓦」、「喇期」、「浪峨」,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的山區,少數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芒馬、古浪、崗房以及耿馬、瀾滄等縣,總人口為11.9萬多人(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景頗族有景頗和載瓦兩種方言,彼此通話困難。景頗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景頗語支。使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景頗語文。
景頗地區盛産珍貴的木材和各種藥材。經濟作物有橡膠、油桐、茶葉、咖啡等。景頗族家庭中尚保留幼子繼承制,幼子地位高於長子,長子婚後另立門戶,幼子卻留在家中贍養父母,財産也主要由幼子繼承。
景頗族普通崇信原始多神,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目瑙縱歌(目腦縱歌)是雲南省德宏景頗族群眾性的歌舞活動,也是景頗族人民祝頌吉祥幸福、歡度豐收的傳統節日,一般在農曆正月十五之後舉行,為期2—3天。「目瑙」(亦稱「目腦」)是景頗語的音譯,意即「大夥跳舞」,在景頗族的傳説中是天上太陽召集地上萬物參加的一種大型歌舞盛會,並由犀牛傳播至人間,後成為景頗族最盛大的節日。
景頗族主食大米,喜食幹飯和竹筒飯。無論喝酒喝湯,都是就地砍一截竹筒,筒口斜削一刀,隨用隨去。景頗族飲酒多是自製的低度酒,稱水酒,是用糧食熟制加酒曲發酵而成,飲時對入水。成年男女更喜燒酒,趕街外出,隨身攜帶酒和竹制酒筒,路遇親朋好友,敬一杯(用酒筒蓋),猶如漢族遞煙一樣。
(來源:中央政府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