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歌舞
滿族,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北三省,以遼寧省最多。人口達982.118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壯族,居第二位。
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肅慎人,其後裔一直生活在長白山以北、黑龍江中上游、烏蘇裏江流域。黑水靺鞨是滿族的直系祖先,後發展為女真。12世紀時,由完顏阿骨打建立了金朝,後進入中國中原地區。16世紀後期,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部落,建立軍政合一的八旗制度,並開始與明朝的戰爭;其子皇太極繼位後,於1636年稱帝,改國號為清,女真族名也改為「滿洲」,形成新的民族共同體。1644年,清朝軍隊乘明朝內亂進入山海關,進軍中原,逐步統一了中國,形成滿漢長期雜居的局面。1911年辛亥革命後,族名改稱滿族。
滿族原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滿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滿文則創制於16世紀末,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創制的。17世紀40年代滿族大量南下入關後,普遍開始習用漢語、漢文,歷經300多年後,目前只有少數人還能講滿語。滿族自古好歌舞,古代舞蹈多由狩獵、戰鬥的活動演化而來。滿族喜愛的娛樂活動還有跳馬、跳駱駝及滑冰等。
歷史上,滿族男子喜穿青藍色的長袍馬褂,頭頂後部留發梳辮留於腦後,戴圓頂帽,下穿套褲。婦女則喜歡穿旗袍,梳京頭或「盤髻兒」,戴耳環,腰間挂手帕。滿族入關後,其服裝與漢族服裝趨於一致,但旗袍卻以其獨特的魅力流傳下來,成為中國婦女的傳統服裝。
滿族人早期同中國北方許多游牧民族一樣,信仰薩滿教(宗教活動主要是與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有關的各種祭祀活動)。在清朝建立之前,滿族與蒙古族形成了政治聯盟,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藏傳佛教)也很快傳入滿族,因此,佛教在滿族人中有著廣泛的影響。
滿族許多節日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元宵節、端午節和中秋節等。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傳統體育活動。滿族人孝敬長輩,注要禮節。忌打狗、殺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鋪狗皮褥,忌諱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據新華網資料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