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姑娘
哈尼族,據史書記載,哈尼族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於古代的羌族,現主要分布在雲南西南部的哀牢山和蒙樂山之間地區。人口125萬多人(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哈尼族有自己的語言,並有三種方言,彼此差異很大,不能互相通話。哈尼族過去一直沒有文字,直到1957年才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
哈尼族過去認為火是家庭的生命,對火很敬畏,必須保護火種長久不息。每家都有數個不同的火塘。火塘的火不僅要煙火不斷,而且每個火塘的用處也不能弄混,有的專供煮飯、炒菜用,有的專用於支蒸鍋蒸制食品,還有的只煮豬食。
哈尼族的服飾多為黑色、藍色鑲彩色花邊,男子多穿對襟上衣和長褲,以黑布或白布包頭,老人喜戴帽;女青年愛用銀鏈、銀幣、銀泡為胸飾。哈尼族民間口頭文學豐富多彩,並喜愛音樂,男女老少能歌善舞,平時都喜歡隨身攜帶樂器。
哈尼族在長期因地制宜的農耕歷程中,創造了令後人歎為觀止的「梯田文化」。他們在高山峽谷中開闢出一塊塊耕地,並且把山泉溪流通過水澗溝渠引進田中,既灌溉莊稼,又飼鴨養魚。無數的水田從山腳順著坡勢層層迭迭,直達雲海,使一座座山峰變成了「田山」,而且春種、秋收時的色彩截然不同。目前,哈尼「梯田」已成為重要的旅遊資源。
哈尼族傳統曆法把一年分為冷季、暖季和雨季三個季節,每季為四個月。在一年之中有過兩個年節的習慣。一個是十月年,另一個是六月年。十月年是在農曆十月的第一個屬龍日過,歷時五至六天,主祭天神和祖先,還要舉行近百張桌子連在一起的盛大的街心宴;六月年是在六月裏舉行,具體日期由祭司選定,以祭天神和谷神為主要內容。
哈尼族的禁忌包括産婦分娩時忌外人闖入室內、進村時不能披著衣服、禁止砍伐「龍樹」和將污穢物扔置「龍樹」之下等等。
(根據新華網資料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