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的年輕人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島」之稱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江平鄉的澫尾、巫頭、山心三個小島上,其餘分布在譚吉、紅坎、恒望及欽縣。
京族人口18915多人(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在歷史上,京族自稱為「京」、「越」或「安南」,1958年,根據本民族意願,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定名為京族。
京族的祖先大約在十六世紀初由越南涂山等地漂流而來。當時,這裏是無人居住的荒涼小島,他們和陸續遷來的漢、壯各族人民一起開發和建設這三個島嶼,並在19世紀與當地各族人民英勇反抗法國侵略。
京族有自己的語言,但語言的係屬未定。沒有文字,絕大多數京族人通用漢語(廣州方言)和漢文。京族口頭文學內容豐富,人民普遍愛唱歌,歌曲曲調有30多種,內容廣泛。獨弦琴是京族特有的民族樂器,音色非常優雅動聽。京族人喜歡的「唱哈」(意為唱歌)、竹竿舞、獨弦琴,被譽為連繫著京城文化的三顆「珍珠」。
京族主要從事沿海漁業,是中國少數民族中惟一生活在海邊的民族,過去生活方式比較單一,改革開放以後,京族人民發展了農業、魚類加工業和人工養殖珍珠、海馬等養殖業。
京族主要信仰道教,少數人信仰天主教。傳統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及唱哈節等。其中,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是「唱哈節」(歌節)。唱哈多在哈亭舉行,哈亭是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建築物。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