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胞們,朋友們:
六月的香江,花團錦簇,風光旖旎。我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盛情邀請,來香港出席紀念《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簽署三周年的活動,與香港各界人士溝通交流,感到十分高興。在此,我謹代表胡錦濤主席,代表中央政府,向在座的各位,並通過你們向全體香港市民,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
香港回歸祖國以來,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帶領廣大市民共同努力,克服了前所未有的種種困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二○○三年六月二十九日,CEPA在香港正式簽署。這是在「一國兩制」方針和世貿組織的框架內作出的特殊安排。根據這一安排及其後一些補充協議,內地對原産於香港的貨物全部實行零關稅,向香港開放多個服務貿易領域,兩地間的投資和貿易更加便利。這些重大舉措,有力地推動了內地與香港的經貿合作,促進了香港經濟的復蘇和發展。今天的香港,經濟明顯復蘇,社會保持穩定,民生逐漸改善,公眾信心日益增強。這樣的局面來之不易,值得我們倍加珍惜。
香港回歸以來的發展歷程,充分展示了「一國兩制」的巨大優越性。用「一國兩制」方式解決香港、澳門問題,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政治智慧和博大胸懷。在「一國兩制」條件下,香港既可以保持原有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繼續發揮自身的特色和優勢;又能夠更加緊密地依託偉大祖國,不斷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不竭的發展動力。CEPA的簽署和實施,就是「一國兩制」優越性的生動體現。事實説明,香港的繁榮穩定與祖國的繁榮富強是分不開的。從祖國內地的強勁發展中,從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的政策舉措中,從香港與內地日益緊密的合作交流中,香港的發展必將得到更加有力的支撐。
香港回歸以來的發展歷程,充分證明了香港同胞是完全能夠管理好、建設好、發展好香港的。香港的過去,是以中國人為主體的香港人奮鬥出來的;香港的現在和未來,歸根到底還要靠香港人自己去努力創造。鄧小平先生説過:「要相信香港的中國人能治理好香港。」我們欣喜地看到,香港回歸以來,在兩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和曾蔭權先生的領導下,特區政府和香港各界人士團結拼搏、自強不息、開拓進取,香港保持了繁榮穩定,仍然是全球最具發展活力和競爭力的地區之一。事實勝於雄辯,當家做了主人的香港同胞,依靠自己的勤奮和智慧,完全能夠治理好香港。
同胞們,朋友們!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香港特別行政區走過的不平凡道路,給予我們許多有益的啟示,形成了這樣兩點重要共識:
第一,務必加快發展。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是解決香港各種矛盾和問題的根本之策,是推動香港社會進步的永恒主題。香港有今天這樣的良好局面,關鍵在於發展;解決香港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歸根到底還要靠發展。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各國、各地區綜合實力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下,香港惟有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到發展經濟上來,才能繼續保持自己的優勢,不斷鞏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等中心的地位,並以此帶動其他各項事業不斷進步。可以説,做好了發展這篇大文章,香港就不僅不會被「邊緣化」,而且將在國家整體發展格局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在國際競爭中佔據更加有利的地位。
第二,務必促進和諧。多元化、多樣性是香港社會的顯著特徵,是香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內在動因。正確認識和對待多元化、多樣性問題,直接關係到香港社會的和諧與穩定。不同階層、不同界別、不同人士,在一些問題上存在不同意見是正常的,關鍵是要求同存異、體諒包容、理性溝通、增進共識。無論是説話、做事還是思考問題,都要以「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為準則,以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為依歸,自覺服從香港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識大體、顧大局。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和睦共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
同胞們,朋友們!
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重大抉擇。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以來,我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濟建設蓬勃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國際地位日益提高,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我國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第三大外貿國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中央十六大以來,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緊緊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朝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闊步邁進。中央政府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全力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並按照國家「十一五」規劃的要求,進一步推動內地與香港在各個領域的交流和合作,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讓我們攜起手來,齊心協力,共創祖國和香港更加美好的未來。
最後,我提議:
為我們偉大祖國的繁榮富強,為香港更加美好的明天,為在座各位的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事業成功,乾杯!